当前位置:秦巴 >> 
西安年·最中国|彰显传统礼仪的小王店村“接城隍”盛典
手机读报看新闻,下载掌上达州APP   2018-02-26 11:06:03西安新闻网-西安日报

彰显传统礼仪的小王店村“接城隍”盛典

  活动现场锣鼓喧天,热闹非凡。

  村民们正在进行秧歌表演。(新华社发)

  ■记者 杨斌鹄 实习生 高琪舒

  2月25日,正月初十,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大王镇小王店村锣鼓喧天,彩旗飞舞,人潮涌动,迎祭城隍盛典民俗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。这是近20年来,小王店村最重要的民俗活动,也是今年西咸新区西安年七大重点活动之一。

  “接城隍”入列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

  “接城隍”在当地俗称“接爷”。每年农历正月十二前后,由下一个村子迎至本村祭祀。在城隍驻村期间,全村各户要轮流守爷。据当地民俗专家介绍,迎祭城隍活动在历史中按地缘形成了三个城隍社,在社内轮流祭祀着三个姓名不同的城隍神。渭河南岸一带十九村为一社,奉纪信为城隍,称为大城隍。往南,大官路东西二十一村为一社,奉韩成为城隍神,称二城隍。涝河东西十三个村子为一社,奉周苛为城隍神,称三城隍。三个社迎祭城隍的规矩和形式基本相同,都有“前村不会,后村不接”的规矩。2014年,迎城隍活动已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

  “我们接的是大城隍纪信,他是楚汉之争时保护刘邦有功的著名将领。公元前204年,纪信在荥阳城被围时假扮刘邦的模样而让刘邦逃脱,自己因此被俘,后被项羽处死,是一位忠烈。” 小王店村本次活动总指挥张建强告诉记者。

  仪式感强烈的“接城隍”盛典

  早上9时10分, “接城隍”活动举办了祈福盛典。祈福盛典完毕后,9时50分左右,由村民们组成的十一个方阵迎祭队伍出发,前往真守村迎接城隍。

  记者在现场看到,“接爷”有非常盛大和隆重的仪式,接爷的队伍由神职队和民间艺术表演队组成。神职队围绕城隍夫妇神轿,武官相护,文官相随,道教乐队前导,掬香诵经队伍相随。民间艺术表演队有秧歌队、舞蹈队、担子队、锣鼓队、二人转、社火队组成。一路上,彩旗猎猎,锣鼓震天,秧歌舞蹈扭起来,大头娃娃和社火热闹非凡。“接爷”队伍浩浩荡荡排了有500多米,吸引附近村子的大量群众前来观看。

  交接仪式分为送迎两部分。到了真守村,该村司仪主持了隆重的送城隍仪式。真守村的送神大员们依次上香奠酒。献祭文、献茶后,由小王店村司仪主持迎神仪式,鸣金三点,击鼓三通,长号三声后,掬香人员为神像整衣拂尘,净手净面;随后,迎接队伍中的祭祀人员文祭官、武祭官、司仪、正引、配引、正通、配通等8位礼宾,依次整衣净手,为神献茶、上香;最后,由真守村、小王店村文武祭官完成案卷、大印等物品的交接。交接仪式完成后,鸣炮、击鼓,神像起驾。小王店村民的仪仗队抬着神像回到村内,又举行了隆重的安神仪式。安神仪式一共分为12个环节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毕恭毕敬,一丝不苟,充满了仪式感。

  “参加这种民俗活动,可以让现代人体验一下久违的传统仪式感,在这些礼仪中了解和感受传统中国年,很有意义。”专门从赶来参加民俗活动的市民王辉告诉记者。

 

中国传统文化公益展演为西安年添彩

  市民群众积极参与“十米长卷千人送福”活动。(记者 雷县鸿摄)

展演活动上的武术表演 记者 尚洪涛 摄

    本报讯(记者雷县鸿)2月25日,由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“西安年·最中国”系列活动之“2018中国传统文化公益展演”大型活动,在陕西省体育场隆重举行,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好评。

    本场公益展演活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,以体育、武术、文化、非遗节目展演等为主要内容。其中,武术展演有太极拳、太极扇、红拳、健身气功、翻子拳等,文艺展演则有戏曲、演奏、朗诵、演唱等,此外还有全民健身练太极·百人展演、传统文化有奖问答、现场书画作品互动,送“福”进万家以及关中葫芦制作技艺、结绳技艺、风筝制作、糖画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展示活动,得到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。在武术爱好者表演八段锦时,很多观众纷纷跟着做动作;另有很多市民则围绕在非遗展示台前学习结绳、糖画制作等技艺。特别是“十米长卷千人送福”活动受到群众的喜爱,现场市民纷纷参与,在长卷上书写“福”字,与书法家共同绘制了一幅具有浓郁传统风格的10米祝福长卷。

    本次公益展演活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,从中汲取丰富营养,并以文化艺术展出的形式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活跃群众文化生活,让广大市民在节日期间体验更多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带来的魅力。

 

 

    昨日,蓝田县汤峪镇孙家坡村耍起惊险刺激的高台社火,喜庆的秧歌,喧闹的锣鼓,还有难度极大的高跷让村民们欢喜不已。据悉,经过上百年的传承和发展,社火规模越来越大,以前由人抬的高台,如今换上了更省力的机动车,孙家坡社火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符号。(首席记者 李明 摄)

    黄梅戏之乡听戏 别有年味在心头

    ■记者 张潇 实习生 吴秀秀

    “你看那个王小六,哈哈哈……”戏台下,乡民们看得呵呵直乐,演的这一出戏叫作《王小六打豆腐》,据说是黄梅戏传统小戏中的经典之作。

    新春佳节之际,机缘巧合,记者去了安徽省安庆市,这里原名宜城,果然是座宜居之城,小城里张灯结彩,福字随处可见,洋溢着浓浓的年味。

    春节期间,安庆乡下更是别有年味。过年对于乡亲们来说,就是一年到头的开心日子、团聚日子。在一个叫作黄梅村的村子里,很多当地的年俗令人耳目一新。

    安庆是黄梅戏的故乡,而且我去的村子正是安庆的黄梅村,黄梅戏演员的代表人物严凤英就出生于这里。位于黄梅村的严凤英故居,里面陈列着严凤英的衣物和戏本,还有她的老照片。照片上的她,化着戏妆、站在戏台上的样子娴雅美丽。听乡亲们说,因为是戏曲之乡,每年的腊月二十八、二十九,一些安庆的黄梅戏专业演员就会来到严凤英故居唱戏。准备上三五天,演员们给村子里每家每户发戏帖子,邀请乡亲们去听戏。

    说来很巧,乡亲们说基本每到唱戏的日子都是大晴天。到了唱戏的日子,舞台和演员已经就位,大家也都从家里拿着凳子或者马扎来到广场上,排着队坐好,不一会儿广场上都坐满了人。还有很多没有赶得上好位置的大人们便站在后面观看。小孩子们则是欢喜至极,在人群里钻来钻去,有的甚至趴在戏台前面,好一睹唱戏人的风采。不一会儿,演员们就上场了。

    台上唱的是《王小六打豆腐》,这是黄梅戏的经典曲目。虽然听不大明白唱词,也觉得抑扬顿挫韵律美妙。听介绍,这出戏讲的是小六将买豆子的钱赌输掉了,老婆让买豆子回家打豆腐,他交不了差,只好装了一袋子的河沙滥竽充数。自然,豆腐就打不成了。又好气又搞笑的王小六自此叫开。在看戏的过程中,我发现周围的人们竟然都会唱,台上的人在唱,台下的人在和,好热闹。看到精彩的地方,掌声阵阵响起。这是黄梅村独有的年俗了,既是纪念黄梅戏大师严凤英的一项活动,也是为庆祝新的一年到来的活动。

    听乡亲们介绍,春节后安庆的这所小村庄别有一番热闹。正月里舞龙灯是这里的年后习俗。老人们说,这里的龙灯都是从傍晚开始,自首家启程,一路过来,如果有人家要迎龙灯的话,就打开大门,开着门灯,那么舞龙的师傅就知道了意思,便到该户人家里去舞一番。乡亲们说,这也是迎福气入门的意思,祈求新的一年福气满满。这舞龙灯的一路,小孩子们极爱热闹,约几个小伙伴从首家可以一路跟着跑到收尾,一路上欢欢笑笑。舞龙灯的师傅们,个个技术娴熟,即使是光线不好的晚上,大家也能互相配合得很默契,一路上过来大家都有说有笑。

    师傅们的龙灯被接到了某一家某一户,他们就歇歇脚,喝茶、吃点心,停留不到十分钟就又开始舞起来。舞龙“游行”结束后,师傅们收起舞龙的道具开始往家赶,忙着和亲人团聚。

 

 

汉城湖第六届“开笔礼”活动举行

    50名学龄儿童开笔启智

学龄儿童“开笔礼”活动现场 记者 谢伟 摄

  本报讯(记者 赵辉)2月21日,西安汉城湖第六届“开笔礼”活动举行,50名公开招募的学龄儿童开笔启智,人生始立。

  在古代,学童会在“开笔礼”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,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、最简单的道理,并教读书、写字,然后参拜孔子像,才可以入学读书。这一仪式俗称“破蒙”。古时,“开笔礼”是极为隆重的典礼,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,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。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让孩子感受到入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,也寄托了人们对孩子“勤奋读书,聪明伶俐”的企盼。

  “‘开笔礼’古今合璧,通过寓意深刻、庄重热烈的仪式,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学习乐趣、培养学习兴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”21日下午,参加活动的许多家长都对“开笔礼”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。今年的汉城湖“开笔礼”活动已经是第六届了,50名6~10岁的学龄儿童在奉茶礼、正衣冠、朱砂开智、击鼓鸣智、诵读经典、启蒙描红、礼谢亲师、启蒙训导、赠书送礼等九大步骤后,完成了“开笔礼”仪式,体验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