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11时,82岁的周顺荣老人和老伴一起坐电梯下楼吃饭。吃饭的地方在小区一楼一家公益餐厅,院子里的老人们可以在那里享用一顿免费午餐。
午餐免费,周内一般每天有20多位老人来吃饭
周顺荣老两口家住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家属院一栋高层,院子里有很多高龄教职工,没有和子女一起生活。独居的老人上了年纪,身体不好,出门买东西不便,吃饭成了问题。1月28日小年夜这天,在周老先生家这栋楼的一楼,一家公益餐厅开业了,为院子里的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一顿免费午餐。
昨日中午11时许,周顺荣老两口坐电梯下楼,来到一楼,餐厅里已经有一些老邻居来了,提前来的给义工们帮忙。午餐都是素食,一般是四菜一汤。昨天的主食有旗花面、包谷糁,老人们分别在小桌上就坐,吃完以后还提供免费水果和茶水,有些老人吃完就回家了,还有老人坐下来聊聊家常。一位老人因为老伴没有来,还给老伴打了饭带回家。这些老人中,有些腿脚还算灵便,但有不少视力听力不太好,走路还要拄双拐。
周顺荣告诉华商报记者,“我在这个餐厅吃午饭已经十多天了,他们做的都是清淡素食,还煮的比较软烂,适合老年人吃。今天是周末,有些老人家里子女回家看望父母,因此只来了13位老人,周内一般有20多位老人来吃饭。”
记者在餐厅看到,吃完午饭后,大部分人已经走了,有5位老人围坐在桌子旁聊天,还有免费茶水点心和瓜子。老人聊天的时候,三位义工在厨房里洗碗打扫卫生,收拾完以后,已经是下午1时许,老人们也挥手作别各自回家休息,义工们这才开始吃午饭。
义工石艳梅告诉记者,这个公益餐厅只针对院区内部老年教职工与教职工父母,很多老人和子女没有住在一起,吃饭成问题,院内老人可以来这里吃饭聊天,有时候老人也会提前来帮忙做饭。吃完饭以后老人可以聊一聊再回家,他们把这种形式叫邻里互助中心。
热衷慈善女士发起,5位义工帮忙打理,有人提供资金
石艳梅说,餐厅发起人叫王力,是一位热衷慈善事业的女士。她曾经在西安北郊创办过一家免费素食餐厅,为流浪人群和独居老人提供免费午餐,每天有100多人来吃饭,有餐饮经营许可证,义工们也有健康证。
提供免费午餐的经费从哪里来?石艳梅说,在全国也有类似理念的餐厅,最早起源于杭州。“早期的经费是王老师自己投钱,后来有不少企业家朋友认可,默默地提供支持,有餐饮、装饰、电梯行业的,为免费午餐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。”石艳梅说,之前北郊餐厅因为改造拆迁停业,正在寻觅新的住所,刚好陕师大一位老师提供了房子,新的免费餐厅就开在了家属院里,为院内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的福利,每顿午餐标准是四菜一汤。石艳梅说,义工没有报酬,主要开销就是买菜(每天大概200多元)、米面油以及物业费水电费这些,而这个免费餐厅的餐饮经营许可证正在办理,所有义工也有健康证。
目前该中心有5位义工,有专职的也有周末兼职的。石艳梅就是一位专职义工,之前也在北郊免费素食餐厅做义工。“起初家人不太支持,但我在家也闲不住,我也会做饭,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,心态变好了,每天和老人聊聊天也很开心,家人也越来越支持。以前餐厅每天有至少100多人吃饭,特别忙。现在每天20多位老人,轻松很多,做饭更精细一些。每天早晨9点过来,下午4点左右就忙完了,还能跟大学的老前辈聊聊天,能学到很多东西。”运营免费餐厅,最大的困难是什么,石艳梅想了想,“现在已经成熟多了,以前主要是义工不够,还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们这种做法。”
一位老人说,长期在这里吃午饭,他们也觉得不好意思。孩子得知这里提供免费午餐,来看了以后提出要给免费餐厅提供赞助表示感谢,却被发起人婉拒了,说目前资金并不是问题。他们做的只是提供一顿午餐,与老人之间也没有交易,老人吃得高兴安心就行了。华商报记者雷婧摄影强军